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
课程名称(中文) |
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
|
课程编号
|
0221025
|
课程名称(英文)
|
Fuzzy
Theory
and Fuzzy Systems
|
学
分
|
3
|
适用学科、专业
|
信号与信息处理、电路与系统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
|
课内学时数 |
46
|
授课方式 |
讲授、讨论
|
考试方式
|
报告、答辩 |
教
材
名
称
|
出
版
单
位
|
作
者
|
工程模糊数学方法
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谢维信 |
模糊聚类分析
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高新波 |
参
考
书
名
称
|
出
版
单
位
|
作
者
|
IEEE
Trans. on Fuzzy Systems
|
IEEE
|
|
Fuzzy
Sets and Systems
|
Elsevier
|
|
任课教师姓名
|
高新波 |
开课单位
|
电子工程学院
|
上机时数
|
4 |
课程性质 |
学位课、限选课、任选课√(请打√) |
大纲撰写人姓名 |
高新波
|
|
|
|
|
|
|
教学目标: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了解有关模糊数学和模糊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,掌握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系统解决实际问
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,结合所学的专业以及所从事的研究课题,完成一份课程报告或学术论文。
|
教学内容:(包括教学计划):
|
第一部分:模糊数学基础篇
(15学时)
|
1、模糊集合、普通集合、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凸模糊集与模糊数
|
2、模糊关系、模糊关系的合成、模糊关系的性质及扩展原理
|
3、模糊逻辑、模糊逻辑函数的分解与合成、模糊推理
|
4、语言变量与模糊算法
|
5、可能性理论与模糊信息熵
|
第二部分:模糊系统
(9学时)
|
1、模糊推理与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
|
2、模糊联想记忆系统(FAM)
|
3、模糊倒车系统的构造和具体实现
|
第三部分:模糊模式识别
(20学时)
|
1、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
|
2、模糊聚类分析:聚类趋势、聚类分析和聚类有效性
|
3、可能性聚类分析及其应用
|
4、模糊聚类神经网络:Kohene聚类网络、模糊竞争学习、模糊LVQ
|
5、模糊聚类分析的进化计算方法:遗传算法、进化策略、进化规划、免疫算法
|
6、模糊聚类算法的优化
|
7、模糊聚类算法的应用分析
|
第四部分:讨论:模糊理论、模糊系统及其在各学科中的应用
(2学时)
|
top
新闻通知
-
综合大作业未交者名单[2007-08-26]:按要求综合大作业在本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交到西大楼III-106办公室,
但至今仍有同学未交,电子工程学院,学号0633421036,杨同学,请速交作业。
-
课程考试通知[2007-06-26]:《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》课程考试定于2007年6月29日晚7:30-8:30,地点在西大楼105教师,望同学们相互转告,准时参加考试,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。
-
授课结束通知[2007-06-20]:《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》课程已于2007年6月17日全部结束,余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开始复习迎接期末考试。复习范围包括:模糊集合的性质、分解定理与扩展原理、模糊推理、模糊聚类(系统、基于模糊关系的、基于图论的聚类等)、FCM算法及其相关的研究。
注意:《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》课程考核包括两部分:考试占40分,综合大作业占60分,综合大作业下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交到西大楼III-106办公室,过期不候。
top
教学与学习材料
模糊数学创始人:Professor
Lotfi A. Zadeh
有关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的简介:
1、模糊系统介绍:FUZZY SYSTEMS - A TUTORIAL
2、模糊逻辑介绍:Fuzzy
Logic - a powerful new technology
Fuzzy Logic Introduction
3、模糊与概率率:Fuzzy
Logic & Probability Theory
4、《模糊聚类分析》讲义
第一章:绪论
PDF file
模糊数学的产生和发展;信息科学与模式识别;模式识别与聚类分析;模糊聚类研究的意义。
第二章:模糊理论基础
第一部分:普通集合;模糊集合;分解定理与扩展原理 PDF
file
第二部分:模糊不确定性度量:模糊集的模糊性度量;模糊事件的概率
PDF
file
第三部分:模糊数及其扩展运算;模糊关系
PDF
file
top
其他信息
在国际模糊信息处理会议上与模糊数学创始人Zadeh的合影:2003年3月2日

《模糊理论与模糊系统》课程学术讨论会:2002年6月
top
|